8个人服务2万家企业?是的,你没听错。2024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设立了第一个科创型实体社区——梦创社区,效仿传统居民社区的楼长制度,创新提出“园区长”制。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收集企业需求460余条,解决企业经营、政策、人才等方面的问题320余个。
当领导干部遇到党纪国法、文件规章没有明确规定,职责权限没有明确划分,而改革发展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该怎么办?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条法律谚语:“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法无禁止即可为”是对私权利而言,强调公民和经营主体在法律未明确限制的范围内享有自由,可以大胆干;“法无授权即禁止”是对公权力而言,执政者要谨慎运用法律赋予政府的各项权利,不能自行增设权力事项。
基于此,我们不妨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解读这一谚语,它同样是党员干部如何“守成”和“创新”的行为准则。“法定职责必须为”,是底线,为防止“不作为”;“法无授权即禁止”,是红线,为防患“乱作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是高线,为防范“慢作为”。
“没有规定”就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是典型的庸官懒政,消极影响极为严重。以“没有规定”为由等待观望,会束缚首创精神、扼杀创新苗头,向外界传递出过于保守、过度求稳的信号,将侵蚀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无视时势所需、群众所盼,只会刻板僵硬地遵守规定,不敢在没有规定的地方向前半步,这种心态和做派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
科技革命一日千里,监管规则无法及时跟进,产业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若按常规程序办理审批,必定错失发展机遇。既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又不敢打破不合时宜的规则,必然难以有所突破,“甘蔗”哪有“两头甜”。
机遇稍纵即逝,发展不进则退,创新时不我待。固守“按规定办”的思维定式,规定不清就按兵不动,细则不出则袖手旁观,机遇之窗就这样“被自己关闭”。
没有规定,不应自我设限。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是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出台规定,一般都会晚于创新实践。越是重要改革事项、前沿创新场景,越容易面临没有纪法规定可依的状况。在规则未覆盖但群众有需要、企业有呼声、发展有瓶颈的各类“其他情形”中,党员干部必须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作为。
规定不明,不妨笃定内心。规定之外还有规矩,党纪之外还有党性。党员干部要在遵循大原则、大方向的前提下,秉持公心,积极作为,守住底线,开拓新局。这是“创造性贯彻落实”的体现,也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党员干部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满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大胆想、勇敢闯、坚决试,才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上一条: 营造崇廉拒腐良好风尚
下一条: 大型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10月30日,我接到湖南接力为父鸣冤两代人四十年...[详细]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陈燕)2月3日,陕...[详细]
人民法制报河南讯(本报杨斌周印/图通...[详细]
女兵是世界各国阅兵式上的“靓丽风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