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筐筐拥有独特香气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经过加工处理后漂洋过海“登陆”第八届进博会展台,迅速捕获中国消费者的心。
与此同时,一件件中国杭州品牌的羽绒被,正从老挝工厂运输至欧美,递送至当地消费者手中。
这正是当下横跨大洲的跨境物流高效畅通的生动场景,勾勒出中国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体轮廓。
今年11月,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在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一以贯之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团结、聚焦发展。
回望2013年9月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作了题为《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言。
彼时一些国家经济尚未摆脱衰退,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习近平高瞻远瞩指出“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立足人类发展长轴,锚定“合作”的底色。
不仅如此,这份发言更像一份写给未来的庄严约定——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
十二载光阴流转,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从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到科技创新合作,G20峰会一次次着眼解决当下世界挑战。习近平在G20峰会上始终把脉时代课题,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
发展为要,中国的聚焦从未动摇。
2016年G20杭州峰会,首次将发展议题放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中心位置,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近年来,中国通过基建赋能,蒙内铁路将肯尼亚物流成本降低40%,创造超过7.4万个就业岗位;中国新能源汽车助力非洲交通绿色转型,中非合作始终将实现发展权置于优先地位。
2024年G20里约峰会,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涵盖粮食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携手发展,中国技术团队深入乌干达等国乡村,帮助建立水稻种植业体系,中国稻种在异国他乡结出“希望之穗”。
开放为桥,中国的步伐从未停歇。
2017年G20汉堡峰会,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
2018年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习近平介绍首届进博会成果。此后进博会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公共产品。
十二载春秋更迭,中国用持续的行动,诠释着“开放型经济”的不变承诺,促使全球增长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一带一路”驼铃阵阵——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亚的优质小麦直达中国超市,中国光伏帮助其他国家实现清洁能源转型,这些具体场景构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活注脚。
进博会商贾云集——今年第八届进博会共吸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由秘鲁钱凯港直送上海的有机蓝莓、进博会上首秀的西班牙樱桃等环球美食端上中国餐桌,中国大市场日益成长为世界大机遇。
如今,世界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气候变化、地缘冲突、技术革命等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协作。
2025年网络峰会吸引了全球2700多家初创企业参展,各方围绕人工智能、绿色技术、Web3.0与数字治理等全球科创热点深入研讨;埃及南部明亚省的沙漠腹地,中国企业与埃及、阿联酋三方合作,把5万公顷荒漠改造成了甜菜农场,创造了“在沙漠里种出糖”的奇迹……
无数遍布科技前沿、产业一线、民生领域的合作实践,正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生动注脚。它让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让创新在跨界协作中加速涌现,让发展成果跨越国界惠及大众。
“只要我们携手努力,建设更紧密伙伴关系,二十国集团就会走得更稳、更好、更远,各国人民就会对世界经济更有信心、对未来生活更有信心。”G20圣彼得堡峰会上的中国声音,穿越十二载风雨,依然掷地有声。
上一条: 大型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下一条: “惩防治”并举 维护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10月30日,我接到湖南接力为父鸣冤两代人四十年...[详细]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陈燕)2月3日,陕...[详细]
人民法制报河南讯(本报杨斌周印/图通...[详细]
女兵是世界各国阅兵式上的“靓丽风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