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阅读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2 13:43:57 加载中...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重要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明确“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强调“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新的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我国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制造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8%,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提高到32.6%,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放眼今日之中国,“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等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5G、高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世界,创新活力勃发奔涌,发展动能更加澎湃。实践表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确保我们国家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始终成为弄潮儿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竞争更加激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依然较多,迫切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前进道路上,只有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才能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在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爬坡过坎、越沟迈壑,关键要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当前,我国发展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持之以恒干,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我们定能在新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2日 01 版)


责任编辑:管理员
视频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