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文化
难忘的行程,精神的洗礼 ——未央文艺工作者党史教育采风札记
来源:西部法治在线 发布时间:2021-07-27 07:09:44 111

 

                         

                                           作者:张

微信图片_20210727060816 - 副本.jpg

在全国军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西安市未央区文联组织了“文艺工作者党史教育采风活动”。采风的第一站是甘肃“两当兵变纪念馆”。1930年,中共陕西省委提出“组织政治罢工,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策略。”各地党组织根据省委指示陆续派出大批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军队或地方武装,策划兵变,组织革命军队。同年,年仅16岁的习仲勋,受组织委派,打入长武西北民军第一师第二支队,与先期在该部队的共产党员李特生、李秉荣等从事兵运工作,他们利用新编部队和基本部队之间的矛盾,提出反对压迫杂牌军,要求待遇平等等口号,深受该部队官兵的拥护。由于思想工作细微、扎实,使该部队中的班长、排长直到连长,都发展成为共产党员,习仲勋亲自担任中共营党委书记。1932年4月初,利用该部队与甘肃徽县换防之机发动了“两当兵变”。由此我想到了1927年9月的“三湾改编”决定支部建在连上的重大意义,最终使“党指挥枪”落到了实处,有了组织保证。“两当兵变”虽然失败了,但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在陕甘地区国民党的军队中产生了震动和影响。在两当兵变纪念馆我们还看到了第五伯昌的照片和简介,他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组建旬邑县游击队。1933年移往西安柯家寨,以卖面为掩护,为中共组织传递情报、联络掩护同志。

头天晚上,参加文联党史教育采风的同志,聆听了西安市委党校教授苏凤昌,对习总书记“七一”讲话进行的学习辅导。“七一”讲话内容有7300余字,苏教授分为“四个阶段的伟大成就”“九个必须”“五个自信宣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参加党史教育采风的同志,系统地理解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诠释了“七一”讲话的核心内容,起到了循循善诱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727060859.jpg      微信图片_20210727060906.jpg

采风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凤县灵官峡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体验馆是以著名作家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为背景,通过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绘画、人物雕塑,实物展示,回顾了宝成铁路的建设历程。观看动态的画面,犹如身临其境:我们的耳畔响起了叮叮当当打钎声,眼前晃动着筑路大军忙碌的身影…...这条隧道,硬是用钢钎、铁锤、炸药一米一米开出来的。这种“宝成铁路精神”就是“愚公移山”的现实版。据讲解员介绍:宝成铁路挖出的石渣,按高、宽各一米计算,可绕地球赤道一圈半以上!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很值得我们铭记和回味。 

 微信图片_20210727060844.jpg

微信图片_20210727060801 - 副本.jpg

当天下午,采风团一行又瞻仰了“扶眉战役纪念馆”。扶眉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最大的一次战役,国、共双方共投入兵力80余万人。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5位指挥扶眉战役的将军雕像。我们由衷地佩服解放军名将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这个大手笔。纪念馆的后院,长眠着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2160位烈士。我们首先向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3分钟、三鞠躬,接着重温“入党誓词”。随着讲解员的叙述,仿真雕塑、英雄照片、战争武器、通讯设备、获胜锦旗,多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次大战役中,惊心动魄的血与火的场面。在这场战役中,全歼胡宗南4个军,共43000余人,解放了8座县城,是西北野战军的一次经典的战例。

在未央文联这次党史教育采风中,我们近距离地切身感受了“两当兵变”“扶眉战役”“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的模拟现场氛围,每一个红色纪念馆都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让我们对革命先烈更加缅怀,我们深感党史是血脉是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励志后人的精神丰碑。

微信图片_20210727060753 - 副本.jpg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华夏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通过这次采风,使我们的灵魂深处受到了震撼,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是一次难忘的党史熏陶,它让我们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历史,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刘建志
视频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