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推荐阅读
总书记为我们描绘美好前景 ——蒋家坪:乡村踏上新征程
来源:陕西网 发布时间:2021-03-04 20:37:27 111

鼓舞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过的两个村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调研。期间,专程前往金米村和蒋家坪村考察脱贫攻坚。

近期,《当代陕西》回访这两个村。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但两个村的村容村貌、产业基础、群众生活有了巨大变化。追寻这种变化的源泉,村民们给出了答案: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是人们为新生活奋斗的强大动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让人们走上山、水、人共兴、共富、共美的发展路子。

180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利县蒋家坪村考察(资料图)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并作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论断,这个藏在深山的小村由此热闹起来。

山村的热闹,不仅是人的热闹,更多的是乡村经济的热闹;300亩旧茶园改造即将完工,350亩新茶园已经建成,村里的公路即将加宽到6米......好日子,说来就来了。

村因青山兴

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后,山,成了蒋家坪村为之骄傲的资本。山地兴茶,人因茶兴,人山关系从来没有这么和谐。

然而,蒋家坪村的发展曾经被山所困。山太大,通村公路没有钱修;山太多,产业路难通造成大量茶园、坡地撂荒。脆弱的自然环境养不活这方百姓,村民只得外出找生计。

余治东就是其中一位。1997年,他退伍回村,眼前的贫困,让他失去在家乡生活的信心:村民住得分散,有时一个山头就几户人,看着不远,过去要大半天。家家户户都是低矮的土房,满目土色。有的土墙已经开裂,有的屋顶还是茅草苫的。唯一能称作产业的茶,因为换不来钱,地大都撂荒了。

外出务工成了他的唯一出路。和他同样外出务工的,还有一茬茬年轻人。没有了青壮劳力的蒋家坪,缺了生机,少了希望。

那些年,尽管有着“女娲故里”的名头,面临黄洋河、坐拥千年道教平安宫、千亩山茶园、千年古茶树……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却不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贫困面貌如何改变?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一直在探索。2016年,村上把“茶旅融合”作为突破口。蒋家坪要破局,必须要有主导产业,把既有资源开发出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此,多年泥泞难行的通村土路,修成了4.5米宽的水泥路。

悄然变化的村子,给了余治东回乡发展的希望。2018年,他与人合伙流转了桐皮沟的180亩水田种有机水稻,“搞农旅融合”。

可土地流转到手之后,却成了烫手山芋——相较于凤凰茶园,这里更偏、更远,尽管离凤凰茶山只有三公里,但唯一的水泥路只有三米多宽,过车时还不时甩出急弯,会车更是艰难。

到手的地,一撂将近三年。

路不好走,大型机械进不来,改造水田只能靠人工。本村人不愿意跑那么远去干活,对于搬到镇上社区的村民来说,骑电动摩托车来干活来回得两个小时,他们觉得,干这活不划算。

山,把余治东困住了。

直到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了蒋家坪村的茶山,眼见着村上的人气暴增,余治东把这180亩水田开垦出来的想法,再次提上日程。

这次,就连干活的人都好找了。70岁的村民张相林已经在这片水田干了小半年,从挖水田到挖堰渠,每天能拿到工钱130元。尽管远了点,但与其他的项目比多了10元钱。

如今,180亩水田终于有了雏形,即将展示更多风景的河滩也已投入改造。绿莹莹的油菜长了起来,余治东说,先把地养起来,再造起一个景,既然有了发展农旅融合的底子,就得有农旅融合的样子。

油菜花、月季、有机水稻,到时候再把莲藕种上,成片成片的荷花,那该多美啊。余治东希望,自己的体验式农家乐能尽早开张,配套的家禽生猪养殖也要赶快,借助村上发展旅游的大思路,这片水田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

山,带来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常年在县城附近打零工的姜长海,今年62岁,因为不少地方都不要60岁以上的小工,活越来越不好找,他打定主意回村种地。

他一家家打电话,找到把地撂荒的村民家里,谈自家门口几十亩土地流转的事儿。一点点把荒地平整起来种上了魔芋、金银花和小麦。

“一亩地单挖掘机的使用成本就1000元,这20亩地已经花了两万多元,钱少,只能一步步来。”望着满山新绿,姜长海还有新盘算。在女婿的帮助下,他已经寻好了市场,准备把家附近这近一百亩地都流转过来,种上金银花和魔芋。

听村干部说4.5米宽的通村公路要加宽到6米,资金已经到位,姜长海对自己的事业多了信心,申请了合作社,专心发展农业产业。

山,还是那座山,可山上长的东西,变多了。

人因青山富

凤凰茶山的滴灌项目批下来了,茶园深翻也已完成,再去茶山跟人讲解时,罗显平觉得自己劲更足了。“这里寄托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我们一定会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开发好,做大做强富硒茶产业,真正地让这片茶山变成金山银山。”

最多时,罗显平一天上了21趟茶山,给前来参观的团体、组织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来那天的故事,讲述蒋家坪村的发展历史。如今,他的讲解多了一项新内容——蒋家坪村茶产业发展新貌。

集体经济的300亩旧茶园即将完成改造,350亩新建茶园早已完工。一拨拨茶业公司到村上考察,想要投资建厂。老县镇副镇长、驻村工作队队长杨东认为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带来的红利。

前些年,为了发展产业,驻村干部、村干部都曾使出十八般武艺。没有几个人愿意把荒了几十年的茶园花钱重建起来,时任村支书的罗延会站了出来,成为村上的茶产业带头人。

后来,为了配合“茶旅融合”的大方向,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开起农家乐,免费给做电子招牌;拿出村里本不多的集体积累,鼓励懂养殖的村民扩大规模。从养牛羊猪和各类家禽、到种木耳等等,能想到的能种的,都试了。可对于一个深山里的小山村来说,走“茶旅融合”的路子哪那么容易?

茶,没品牌、没名气,要想成事还得抱团发展。

直到2014年,村党支部引进凤凰茶业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对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建成1000平方米的茶叶洁净化加工厂和绿茶、红茶两条标准化生产线。开始以每年15吨的茶叶销量,带动起这个深度贫困村的建设和发展。

进村的窄土路逐渐拓宽成水泥路,集种植、加工、销售和茶旅开发于一体的茶产业链初步形成。

2018年“第三批苏陕协作”项目支持凤凰茶业公司60万元资金,完成茶园低改400亩,并在村上启动茶产品营销中心。村党支部也向凤凰公司配股“三变”资金50万元,每年的分红全部给贫困户。

凤凰茶业公司的专业经营,让蒋家坪的茶有了销路和市场,名气也大了。“秦巴绿茶”和“秦巴红茶”两个商标,在西安等地有6个销售中心,每年生产销售茶叶10余吨、产值800多万元。

蒋家坪的茶产业步入快车道。2019年,蒋家坪村充分利用“高山、绿色、富硒、无污染”的优势,进一步将自身打造为旅游观光示范村。在茶产业带动下,旅游业也蓬勃兴起。

181

蒋家坪村茶山

茶,真正成为蒋家坪的支柱产业,“茶旅融合”也让蒋家坪村的脱贫步伐越走越快。

到2020年底,全村195户53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茶产业给蒋家坪带来了产业优势,让村里的后续发展有了动力。

“到处有茶叶,到处都是好茶。你别看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茶园,改出来还是好茶。”正在除草的柯庭贵说起这片改造中的老茶园历史,滔滔不绝。

“村上说改造这片茶园,有些人还不同意,我就跟他们说,有了产业,这条产业路才能快点硬化。这么好的事情,有啥不同意的?”柯庭贵希望村里的茶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自己不仅能天天有活干,还能受益于即将硬化的产业路,骑电动摩托车来干活,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这是村上的产业大项目,杨东也会经常抽空查看进度,和村干部一起探讨村上下一步发展规划。

陕西女娲神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钊也常在附近转悠。2020年4月底,张钊第一次到蒋家坪考察茶产业,第一感受是“茶园环境优,面积大,人气旺,种茶历史悠久,基础扎实”,加之平利县各级政府的重视,他果断把公司的茶营中心落在蒋家坪村。

这半年,他把蒋家坪现有的茶园走了个遍,考察好了500亩茶园基地,投入近100万元,建立了“蒋家坪421纪念工作室”和直播间。

“企业的入驻将带动茶产业加速发展。”杨东说,因此才更要重视生态保护,“实现生态茶旅新村的目标,首先要把保护好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建管并重,依托茶业发展旅游,推进乡村振兴。”

在蒋家坪茶产业的带动下,临近的马安山村新建了100亩茶园,其他各村掀起了一种建茶、兴茶、管茶的氛围。

茶,即将成为老县镇的主导产业,也成为群众的致富产业。

“你们这里已经在变,将来会变得更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跟蒋家坪村民道别时说的话。如今,蒋家坪的茶产业在变,人也在变。

路因青山远

天晴好。老县镇锦屏社区的广场上,陈敬翠带着“新时代农民宣传队”的姐妹们在打鼓,她们正为镇上举行的“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携手开创新生活”庆元旦迎新春系列活动做准备。

陈敬翠原先就住在茶山的对面。2013年搬进镇上新建的锦屏社区。“120平方米的房子,医疗卫生样样跟得上,还可以上山采茶,下楼进工厂做工。”

茶山成了“网红打卡地”之后,陈敬翠成了村里宣讲团的一员。习近平总书记到茶山考察时的讲话,她铭记于心,一遍遍讲给慕名而来的游客。

从茶山回来,她又带领宣传队排练节目,合唱、舞蹈、打鼓,歌颂党的好政策,展示群众的好日子。

陈迪全说,自己现在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他一家人原本住在三组的山沟里,交通不便,房子也是多年的土房,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了山下的马家沟社区。

虽然有社区工厂可以务工,但他更喜欢做地里的活。早上,他骑着摩托车带媳妇到山上一起改造老茶园;晚上,还能从社区分给自己的小菜园里拔上几棵新鲜的蔬菜。

小菜园,是平利县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行的“十小工程”之一,目的是让搬迁群众更好融入社区生活。

马家沟社区到锦屏社区的路,也动工了。以前到锦屏社区的广场需要从后山绕个两公里的大弯弯,路通了之后步行只需要五分钟,陈迪全想着,以后有空也能去广场上看演出、打球、散步了。

这里的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杨东说,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之后,村里自主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就有六家,而之前仅有两家,还都是辛苦动员的结果。家家户户门前的卫生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可以脱贫,更能致富。”在老县镇党委书记杨居侨看来,如今的蒋家坪村,走茶旅融合的路子,除了原有的自然资源,还多了一份“政治优势”。

杨居侨所说的“政治优势”在于,生态环境部把蒋家坪村确定为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基地,越来越多的人专程到这个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以蒋家坪村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园区也正在申请。

“发展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们现在想的、规划的、要做的,是如何拉长旅游产业链,最大可能把村民都嵌在这个链条上,提高大家的收入。”杨东说,把来的人留下来,不光是镇村干部在操心,所有村民都在努力。

182

村民在锦屏社区工厂生产毛绒玩具

年轻人愿意回村了,因为有了平台、有了奔头。

女娲凤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延会,2019年率先在村里建起了民宿和农家乐,当时生意惨淡。

2020年4月之后,蒋家坪村声名远扬,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原本在山东工作的儿子罗永远,“五一”回家帮了一个月忙后,也决定回家创业了。

如今,罗永远已经拿到了营业执照,在村头开起“蒋家坪村农副产品生态直营店”,并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商标。在店里的一面大白墙上,他打算放一面78寸的大屏幕,用来实时直播各个角度下的茶山。

30岁的罗杰还在设计自己的展厅,2020年春节从深圳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外出。他打算把当地的茶叶、绞股蓝、木耳、竹笋、香菇等土特产汇集起来,建一个农产品展销厅,向外界推销原汁原味的家乡特产。

如今,他在抖音上开设的“老县生态茶园”已经累积了1.3万粉丝,还总能收到网友的留言,大部分都是询问购买农产品的事。

蒋家坪的人气,在一点点积累。

“以前有再多想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有资源了,有钱了,就想着怎么样让村民更满意。”新上任的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寇清新说,“贫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是村干部真正带起头,把全村的发展动力激发起来,让每一户村民安居乐业。”

对于未来的发展,杨居侨信心十足:县镇村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做了一个全面的规划,以蒋家坪村为核心,做老县镇的全域旅游,规划已经通过了省市县的评审,将要付诸实施。

人养山水,山水养人。对于白云深处的蒋家坪村,奔向小康生活,不在远方,就在脚下。

(陕西网  秦凯风  梁芝芳  


责任编辑:刘建志
视频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