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从教近40年,李瑾行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线教师”,这源于她发自内心对秦腔艺术教育事业的热爱。
李瑾行是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声乐、唱念、剧目主课教师。凭借丰富的舞台与教学实践经验,她将美声、民族、通俗等唱法引入秦腔唱念教学与实践,这种传统与现代融合、中西结合的唱法使秦腔唱法在不失本剧种风格和韵味的基础上,更具时代性与感染力,深受业界、学生与戏迷的喜爱。她也因此获得“秦腔百灵鸟”的美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百名优秀戏曲专业专兼职教师”名单公布,通报表扬“百名”老中青三代教师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作出的突出贡献。此次通报表扬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开展,李瑾行入选。
为使秦腔艺术薪火相传,“秦腔百灵鸟”李瑾行一直因爱而鸣,传艺、授业、解惑……
用爱浇灌,打好学生从艺底色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从教中,李瑾行牢记“为师者当以德为先”,以身为范,用爱浇灌学生成长。作为学院双师型教师,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年课时量1000节以上,并把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将爱国情怀和道德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品格塑造和专业素养中,打好学生从艺底色。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她坚持“有教无类”,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注重教学组织与方法运用,通过设置“小导师制”“自我评价制”“周花评比制”,以优帮差,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公平竞争意识。之外,她还善于体察学生心理世界的微妙变化,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助其走出困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她及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帮助,让其安心学习。
多年来,李瑾行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市级戏曲大赛获奖人数达百名以上,部分学生现已成为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她先后获得文化部与中国剧协颁发的“培育新梅成长”金牌2枚,近20次荣获省级“园丁奖”。
用爱执教,探寻艺术真谛
“秦风盈怀,声情激越”这是戏迷对李瑾行秦腔艺术表演独特风格的评价。而这得益于她对秦腔艺术真谛的孜孜追求与潜心钻研。
面对新时代教育对象与秦腔艺术受众群体审美需求的变化,她主动适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丰富舞台实践基础上,她系统学习了音乐理论、发声技巧、舞台表演、形体训练等专业知识,经过深入调研,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等巧妙地与秦腔艺术融为一体,给传统戏曲唱法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演唱风格。并在教学中总结出“综合运动开音法”“戏歌结合训练法”“正字正音吐字训练法”等一套中西结合科学而系统的戏曲唱念教学方法,革新传统戏曲教学手段,被业内外专业人士及戏曲爱好者广泛学习、应用和推广。
在对秦腔艺术真谛的不断探索中,她先后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持《节奏与速度在秦腔表演中的相关性研究》《秦腔艺术唱法创新探索》两项省社科课题,教学与科研并重,用对秦腔艺术的热爱书写自己的执教生涯。
用爱奉献,传承弘扬秦腔艺术
李瑾行先后12年随原五一剧团参加演出1000余场,在《三上轿》《五典坡》《斩美案》《窦娥冤》《玉蝉泪》《武则天》《游西湖》《洪湖赤卫队》《红灯记》《江姐》《黑叮本》等20多出本戏、折子戏中扮演主要角色。1996年,离开鲜花与掌声,阔别舞台,走上讲台,投身戏曲教育事业,但她始终不忘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致力于传承弘扬秦腔艺术。
在教学之余,她参加由国家、各地政府、高校举办的各类公益文艺演出300余场,录制个人专辑《锦腔远航》,并通过走进高校作秦腔专业学术讲座、担任各类秦腔节目评委、扶贫艺术文化培训等,培养秦腔观众,繁荣基层文化。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及时编创戏曲作品《赞英雄、抗疫情》并通过网络广泛传播,用秦腔艺术助力战“疫”。
截至目前,李瑾行荣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一等奖”三十余项,2003年入选陕西名人录和亚太地区名人录。一项项荣誉的获得见证着她对秦腔艺术的热爱与为教育事业奋斗的足迹。
“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毕生理想就是教好书、育好人,让更多人能感受到秦腔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用艺术教育人,影响人,用爱扮靓学生的人生,为秦腔艺术传承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使真、善、美通过舞台艺术而得以传播。”李瑾行表示。
文/王飞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陈燕)2月3日,陕...[详细]
人民法制报河南讯(本报杨斌周印/图通...[详细]
女兵是世界各国阅兵式上的“靓丽风景”...[详细]